股票发行企业出钱吗?
首发上市时,企业需要出很多钱,但主要是用于支付中介机构费用(包括券商、会计师、律师),支付发行手续费和交付保荐机构质押监管的费用; 挂牌新三板就不用多说了吧…… 关键是上市之后,企业需要花钱维护股价,比如做回购或者高送转,但是大部分企业都不会主动去做这两个事情,因为很麻烦而且效果不一定好,一旦资金紧张的时候就容易出大问题。所以,一般企业都会选择通过大股东套现来维持股价,而这个时候二级市场投资者的钱就变成了企业的钱——大股东拿了现金却必须减少股数,也就是每股价格升高了。
还有一笔钱是企业间接支付的,就是每年财报审计的费用,这项费用虽少,但却不能省略,否则后果也很严重。 除了上述直接支出之外,还有一个无形的成本,就是融资的成本,这个成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对企业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企业一旦融资成本过高就可能无法支撑下去。
对于这个问题,我写了一篇长一点的解答。
1. 对于拟上市公司来说,在融资过程中到底花了多少钱?这些花出去的钱究竟都干了什么?会不会出现花出去了却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甚至产生了负面影响的情况?
融资成本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情况,根本无法一概而论。我按照大家普遍的情况来简单分析一下: 假设一家企业通过IPO融资1000万,其中400万元支付给券商,200万元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50万元支付给律师事务所,300万元作为流动资金的储备。
那么,这家公司实际上为IPO支付了165万元,相当于每100万元募集资金付出了1650元(165万元/1000万元)的成本。 如果没有其他支出的话,理论上说这家公司从IPO中赚取了835万元(1000万元-165万元)的收益。 但是实际情况远比这要复杂得多。因为这165万元的支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下列几项支出构成的:
a. 为开展IPO事宜发生的业务费用(如咨询费) b. 为准备IPO报告发生的编制费及年审费 c. 其他与IPO相关的经费 d. 由于延期上市产生的费用(如利息支出) e. IPO失败可能造成的损失 f. 其他不确定性的开支 尽管公司从IPO中获得了835万元的收益,但从整个过程中看公司的付出却要远远大于835万元,甚至有可能出现付出高于收益的情况。如果计算风险因素的话,可能更是亏损的。所以说,IPO过程是一个“烧钱”的过程,而且往往“烧”得让你心慌慌。
至于您所说的情况也确实存在,有些企业为了完成上市目标不惜一切代价,为了融资哪怕成本再高也要尽到最大努力。然而,很多时候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首先,并不是所有申报IPO的企业都能成功上市。2015年10月末A股的IPO中止审核数量就达79家,这其中有不少都是曾经耗费巨资聘请了顶级团队的拟上市公司。当然,中止审核不代表一定会终止,根据目前的统计情况看,大多数在中止审核的阶段都会重新恢复,不过时间长短不一,有的需要等上一年左右,有的可能要更长时间。对于企业来说,可能意味着又要重新开始新一轮的IPO之旅,一切都还得从头再来。而一旦进入中止审核阶段,前期已经发生的费用即使不可能全部要回,至少也得打一个折扣才行。
其次,即便成功了,也不代表付出的代价就能够得到补偿。因为IPO之后的锁定期限会让一部分融资本质上变成无偿使用,况且还要承担后续的持续督导费用。另外,如果发生退市情况的话,所有的支出都将成为沉没成本。 所以说,IPO就像是一场赌博,赌赢了,你便是赢家;可若是赌输了,你可能就要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