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管理费怎么解释?
明确一点概念,所谓“贷款管理费”,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术语,是银行业内对客户在银行的各类贷款(包括抵押、质押、按揭贷款等)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之后,所收取的费用。由于银行业的贷款业务大多采用“以贷养贷”或者“借新还旧”的模式,随着借款时间的延长,银行付出的成本增加,所产生的利息和相关的费用总和往往超过借款人最初贷款本金的数量。对于贷款的管理费用往往是银行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率上浮一定的比例收取的。 举例说明更通俗易懂些:假设银行给企业A贷款100万元,期限一年,年利率6%,银行在第二年末收回50%的贷款,则银行应收的利息为6%*100万=60万,而银行实际收到的利息为30万[60万-(100万*6%)],两者差额30万元,这就是银行因贷款管理而支出的费用。这部分费用的支出虽然没有签订相应的书面合同,但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是有据可循的。所以,银行往往会在放款时预先在贷款额度中扣除,并在以后的还款期内逐期逐笔重新计算并追加。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贷款都需要支付贷款管理费,一般来说,对单笔金额大、期限长、周转率低的贷款才需要收取相关的费用;而对于单笔金额小、期限短、周转率高的贷款则不需要支付任何的费用。但无论是否需要支付该项费用,相关条款都会体现在银行的授信审批文件以及双方签署的相关借款合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