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贷款是怎么过的?
整形贷款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1985年就被引入韩国,至今在韩国已发展得相当成熟。而在国内,整形贷款尚处在萌芽阶段。 2016年初,某美容机构率先在国内提出“医美分期”概念;而到了2017年3月,同样是在北京,另一家医疗美容机构的负责人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其医院已经可以做“整形信用卡”了——在消费前,持卡人只需要支付20%的定金,剩下的费用可以分24个月还清,每年只需要还本金和利息就可以了。
虽然名称不同,但二者提供的方式其实大同小异:受术者在术前只需预付部分手术费和麻醉费,余下的款项可以在术后逐月支付,而且不需要给付任何利息。 在这些医疗美容机构所推出的套餐中,价目表上的项目往往涉及术前检查、诊断、设计,以及术后的复诊等许多内容,而每一项目的收费往往都不便宜。以隆胸为例,假体材料的价格从每盒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再加上手术费、麻醉费等其他项目,总体花费通常都不低于五万元。对于一般收入者来说,如果一次性付清所有的费用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果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医疗美容机构提供的这种分期付款服务的确十分贴心,既能满足顾客当前的消费需求,又能减轻顾客的经济负担,何乐而不为?不过,倘若从监管的角度出发,问题似乎又另当别论。
《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操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对客户的资金借贷或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应进行合理的理由说明,并履行必要的报告审批手续。而对于这些医疗美容机构而言,一方面他们并非取得金融牌照的金融机构而无法经营任何形式的贷款业务,另一方面,即使他们的确存在变相放贷的行为(如将单笔金额较大的整形费用分解成多笔小额费用),也因为缺乏相应的监管规定而难以被查处。
当然,对于消费者而言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在于:这种分期付款方式会不会造成机构的卷款跑路?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都有着一定的比例。 首先,作为医疗机构,无论其资质如何,一般都是受到当地卫健委监管的。一旦机构出现拖欠员工工资、不能按时交付手术的情况,政府有关部门完全可以对其进行处罚乃至吊销执照。
其次,无论是美容院还是诊所,作为服务机构,其财务制度是否健全、资金流向是否清楚都是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如果机构存在挪用、侵占客户资金的问题,相关责任人一定会受到惩处。最后,从法律上来讲,消费者也有权追究机构欺诈消费的法律责任。 不过,如果仔细分析上述案例就可以发现,无论是机构还是患者,都存在着一定的道德风险。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在选择机构时能够擦亮眼睛、慎重选择,应当可以有效降低受骗上当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