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资产什么意思6?
剥离,又称撤资、分出,与兼并(购并)相对应,是母公司放弃对子公司控股地位的一种处置行为。从法律上讲,即母公司将其在子公司中,以股权方式持有的那部分资产的产权,让与给第三方,从而丧失子公司股东地位的行为。
公司可以通过出售其分部的全部或几乎所有净资产或者处置其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全部或大部分权益直接进行业务剥离。比如:2002年东大阿尔派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时置出的原业务资产就是以资产置换形式实现剥离的。在资产置换交易中,置出资产可以实现“脱手”,实际上也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属于资产剥离的范畴。
公司也可以通过重组其分部的业务和/或产品线进行业务剥离,如通过分立、分拆、分股或分股,或者处置联营企业权益或合营企业权益等。
公司进行业务剥离的动机与进行业务收购的动机在根本上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但追求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和方法则是不同的。具体来讲,业务剥离的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实现经营协同效应。公司可能将其业务的一部分转出,从而使其业务更加聚焦,将全部力量都集中在自己有竞争优势的业务上,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和经验曲线效应,使公司总体实现经营协同效应。
实现财务协同效应。在某些情形下,公司业务的各部分在被合并进本公司之后的业绩可能不好,甚至亏损,将这样的业务持有在公司中将会严重拖累公司的业绩并加剧公司的财务风险。为实现财务协同效应,公司倾向于将不赢利或低赢利、财务不稳定的部分业务剥离出去。
减少管理层的工作负担。在公司出现亏损或处于财务危机时,管理层通过将业务的一部分转出去,并把注意力集中在赢利性高的业务上,从而减轻其工作负担,同时也可减少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动机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为股东增加价值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