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股票怎么筛选?
首先,我们得先明确什么是“低位”,不然,大家对于"低位"的定义各说不一,那话题就有点扯了。这里说的低位是指: 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里(比如30个交易日里),个股股价低于某条均线(可以是一条均线,也可以是均线组合)的数量超过1/3;或者在一个较长时间的区间里,个股价格低于某个价位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大于一半。 当然,这条均线(或均线组合)可以是一个统计的数值,即把过去某个时段里,个股低于这条均线的天数加起来,然后除以该时段的总天数,得出的数值就是该统计值的绝对数值。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假设一只股票在一段时间里的最低价是5元,那么,无论它是否跌破5元的价位,只要连续下跌的时间长度超过这段时间的1/3,就认为它在这一时间段里处于弱势状态,即符合“低位”的筛选标准。反之,如果不跌不涨,或是微涨微跌,那就不是“低位”。
为什么用“较低”来描述这样的状态呢?这是因为,在一段时期内,股价高于平均成本的只有几天,而低于平均成本的情况却占到了多数时间,这种非均衡的状态就是“低位”。 明白了什么样的状态算“低位”以后,接下来就是筛选的问题了。
在日K线图上,我们可以画出多条均线,以5日、10日和20日均线为例,如果股价跌破10日均线,而又不能收复的话,就可以认定是“低位”了。因为,在10个交易日里有5天股价低于10日均线,低于10日均线的交易日占比达到了50%。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时间的平均值来代替10日均线,这个没多大影响。 同样地,在周K线图上,我们可以找到不同的均线,假如以周K线收出阳线为依据,则选择5周、10周和20周均线;如果是以周K线收出阴线为依据,则可以剔除5周和10周均线,保留20周均线。
在这里,我们重点强调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较低”的价格。所谓的“较长”和“较短”没有统一的规定,完全取决于个人对于风险偏好的承受能力。例如,对于激进型的投资者,可以将“较短”的时间设定为6个月,而将“较长”的时间定为12个月以上;而对于保守型的投资者,则可把这两个时间都设定得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