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企业失败的原因?
一个成功的品牌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营销策略,而失败的营销策略一定会成就另一个成功的企业。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当康佳、乐凯还没有成为国产彩电的代名词的时候,长虹已经开始做CD了——“科技兴企”的典范;而当康佳还在埋头钻研半导体芯片时,长虹已经通过收购法国苏伊士集团旗下的尼克斯电视厂和萨基姆手机公司,完成了自己由“制造”向“品牌”的转变。
如果说这两次成功让长虹的知名度大大提升的话,那么95年前后对日彩电出口及价格战的败北则让这家公司开始走下坡路——价格是你唯一能打的天花板吗?如果真是这样,那真是个悲剧。因为自此以后,除却少数几件稀罕物件外,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在不断下滑:原材料降价、劳动力成本降低、环保压力……每个制造商都不得不把成本管控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价格战从此无孔不入。
从2001年起,国内彩电市场逐渐形成TCL、海信等新势力的崛起与康佳、创维等的衰落,作为老牌企业的长虹自然无法独善其身。再加上3G牌照的发放,手机行业的新一轮价格战蓄势待发,若不是梁辉的强势回归,说不定此刻的长虹早已不在。
不过即使如此,经过多次内部改革,长虹依然没能摆脱亏损的命运。2014年上半年,该公司的液晶面板业务就累计亏了6.6亿元。 都说“成吉思汗的远征,让花剌子模灭亡”,其实这句话应该反过来才是对的:花剌子模内乱,才让成吉思汗有机可逢。同理,没有内部和外部的种种阻力,或许长虹也能继续辉煌。只是谁又能保证,那样就不会出现别的“奇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