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市收购企业怎么赚钱?
很简单,以较低的价格买进,再以较高的价格卖出。 但这里面有个问题,为什么国家要低于市场的价格买入,而高于市场的价格卖出呢?这不是亏钱了嘛! 其实,国家不会真的亏钱,也不会真的赚那么多。 这里就涉及一个概念,叫做“贸易逆差”。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比如一个国家对外贸易一直顺差(就是出口商品比进口商品多),那这个国家肯定有钱积累,但另一方面,这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不会很高,因为本国的产业主要是低端产业,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不多;如果一个国家长期外贸逆差,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外国资金的注入和进口商品的供给,虽然一时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但长远来看不利于本国经济和民生水平的提高。 从这一点来看,目前中国处于外贸逆差的局面其实是在为今后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打基础。毕竟,像美国这样消费主义盛行,民众生活水准早就高于平均水平的国家是很难指望他能大幅度增加对其他国家产品的需求的。
所以啊,国家以较低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然后再高价卖出去,虽然是赔钱的买卖,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民生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当然,这种交易并非没有任何收益,这种收益主要在两方面:一是能够刺激农产 业的发展,二是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例如物流、仓储等等。
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托市收购是国家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农民利益的一种特殊粮食收购政策,托市收购的本质是通过保护价敞开收的“有偿顺价销售”,也就是说托市收购的粮食是要通过市场来销售的,不能理解成托市收购的粮食就是各级政府的粮食应急储备或者是扶贫援助的公益性粮食。
所以对从事托市收购工作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来讲,并不是纯粹的公益性工作,只要托市粮能够通过粮食市场顺利销售出去,就有可能实现盈利。
根据近年来的粮食收购和粮食销售市场的了解和分析,收购托市玉米实现盈利的可能性较大,收购托市中晚稻实现盈利的可能性较小:
一、 托市玉米在夏粮小麦收割前通过市场销售出去的话,因同期小麦上市量和拍卖玉米成交出库量较少,玉米市场粮源相对较少,托市玉米基本可以实现顺价销售。如果托市玉米在新季玉米集中上市或陈玉米临售集中出库后销售,则很难实现盈利,甚至会严重亏损。
二、 托市中晚稻在任何时间销售,都无法通过市场完成顺价销售,只能低价销售给国家粮食储备企业用于补充各级粮食储备或以统销(政策销售)的方式以较低价格销售给符合销售条件的粮食深加工企业和饲料养殖企业。
综上来说,是否能盈利,取决于何时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