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预期收益怎么算?
假设你的问题是指“公司或企业预期利润如何计算”,那么答案就是,在不考虑资金成本的情况下,所谓的“预期收益”实际上就是指的“预期利润”;而在考虑到资金成本的情况下,所谓“预期收益”就是“预期利润”和“利息”之和。 如果你的问题是指“投资者(股东、债权人)应如何确定对目标企业的收益率(收益要求)”,那么这个问题就有些不明不白了。是问如何计算预期收益么?简单啊 !根据期望价值理论,先算出目标企业在各项方案下可能的收益(现金流量),然后求算数平均数(加权平均也可以)就可以了呀。问题是,这种“可能”出现的最低收益率(折现率)也就是资本化率,是怎么确定的?
我们知道,影响资本化率(无风险利率)的因素有GDP增长、通货膨胀、物价水平等等长期因素,也有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现金流状况等反映企业特性的因素。我们很难用一种统一的公式来计算这些因子的权重,甚至无法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人们试图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或者聚类分析法等等多元统计方法来对这些变量进行降维处理并赋予每个主因子一个数值,以此作为各个方案的资本化率(利率)。
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所关注的并不只是在既定风险水平下(即无风险利率已知时)的目标企业最低收益率,而是要在整个市场范围内选择最优的资产组合,使自己的投资满足风险与收益最大化原则。也就是说,他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确定自己对于目标企业的收益率要求——或者说,是要确定一个目标企业赎回价格(回购利率)。这个目标价格的确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债券市场中,由于市场参与者众多,交易量巨大,债券的价格基本是由市场决定的。在市场有效的前提下,债券的价格反映了市场的偏好(资金成本和风险溢酬)以及未来现金流的概率分布。当然,如果发生违约,则债权人的收益将低于市场收益率,此时应当将债券价格视为预期回收金额。只要在合同到期前,债务人/债权人能够按期支付本息,则债券价格就始终反映着市场对于这一期债权的认可程度。从债券价格中减去本金相当于剔除了风险溢价和资金成本之后的预期回收值,也就是债券的预期收益。
股票的市场价格虽然反映的是未来的预期收入,但未来的预期收入究竟应该折现到现在以实现其市值,却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目前较为公认的方法是,将未来的预期收入按资本化率折算成现值并与当前股价相加得到股权的预期收益。不过,这种计算方法仅仅适合于正常发展情况下的上市公司,对于那些遭遇退市风险甚至是已经退市的公司而言,用这样的方法算出来的股票预期收益显然是不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