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锐是不是要破产?

龚云开龚云开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北科的上市历程 通过查询公开资料,发现北科电气在2003年1月曾经有过IPO的经历,当时的保荐机构是国泰君安,拟登陆的板块是深交所中小板;但因为当时正处非典时期,又遇上国内股市大幅下挫,于是上市计划搁浅。 时隔数年后,北科电气于2009年6月份向证监会报送了重启上市计划的申报材料,本次上市的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根据当时的申报文件显示,北科电气此次提交的募资总额约为7亿元,其中5.68亿元将用于智能电网相关项目的建设,剩下的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这之后不到一年时间,北科电气便突然取消了上市计划,导致原本就该属于公司的7亿现金白白流失。更为怪异的是,公司竟然在2010年12月份又以相同的募集资金投向,重新向上交所提交了IPO申请,只不过这次的主承销商换成了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考虑到公司前后两次申报的募集资金投资方向存在重合,因此难免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北科电气当初首次申报IPO时,其实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融资准备,但后因市场因素致使计划搁浅,随后公司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又重新启动IPO进程。

既然北科电气前后两次申报IPO的时间只相隔一年,且期间正好碰上行情较好的时光,那么为何不趁热打铁直接完成融资呢?我们猜测很可能是因为券商等中介机构的意见:如果此时贸然推进IPO,一旦进程遭遇坎坷,那么对公司形象的负面影响将是巨大的。所以,北科电气选择了折中的方案,先用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募资2亿元(后追加至3亿元),剩余4亿元的资金则通过借贷方式解决。

2.当下的困境 时间来到2014年底,北科电气又一次向交易所报送了IPO的申请文件,不过这次的保荐机构换了一家—国信证券。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北科电气紧锣密鼓准备IPO之时,却传出了债务逾期、银行账户被冻结、股东矛盾激化等诸多负面消息。更让人感到诧异的是,作为一家拟上市公司,北科电气的资产负债率竟然高达60%以上!

此后事情的走向更是让人意想不到,北科电气竟然在拿到核准批文后不久,就直接放弃IPO发行了!我们初步估算了一下,以当前的市场情况,北科电气如果想要顺利IPO的话,至少需要降价40%以上的幅度,甚至有可能达到50%。

而更加令人费解的是,就在刚刚过去的14年,公司还先后完成了两次高管增持计划和一次员工持股计划,共计斥资2000多万。现在想想,老板朱俊康确实挺会玩的,拿着股民的钱去增持股份,然后拿着增持后的股票用来抵押贷款……

卫雨瑶卫雨瑶优质答主

北京科锐最近几年营收增长出现放缓甚至下滑的趋势,2015-2019年营收分别为13.31亿元、15.21亿元、17.08亿元、17.02亿元、15.40亿元,同比变动12.54%、14.25%、12.30%、-0.36%、-9.48%。此外,北京科锐归母净利润也出现大幅下滑,2015-2019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亿元、1.81亿元、2.00亿元、1.50亿元、0.47亿元,同比增速1.69%、11.79%、10.57%、-24.84%、-68.4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74%、-1.40%、4.02%、-31.70%、-77.09%。2019年北京科锐归母净利润降幅较大,一方面是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消纳矛盾突出,特锐德、积成电子等部分电力监测及自动化企业中标数量下降,致使北京科锐该业务收入下降超50%,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北京科锐证券投资收益及理财产品收益大幅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科锐财务负担较重存资金链紧张风险,2019年北京科锐账面货币资金仅为5.09亿元,而其有息负债超过18亿元且短期债务高达13.16亿元。此外,北京科锐短期借款和一年内需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连续三年上升且上涨幅度较大,从2017年的4.53亿元上涨至2019年的13.16亿元。从融资结构来看,北京科锐长期借款规模不高,短期债务占比较高,北京科锐存在债务期限错配现象,短期偿债压力突出。

从资金流动性方面看,虽然北京科锐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但是由于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相比体量过小,北京科锐的现金短债比不断降低,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1.08、0.35、0.39,低于1的安全线,资金链紧张,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同时北京科锐的利息保障倍数不断降低,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7.74、3.41、2.88,财务负担较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