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基金如何实现造血?
谢谢各位的关注!这个“扶”字其实是个错别字,应该为“扶植”或者“扶持”。 这些文字在现在来看没什么意思,但在2014年前后,国家要实行共同富裕的时候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上随便搜几个新闻都可以看到当时的热闹场面。(当然现在已经不热了) 在那几年,各种“扶”、“直发”、“免贷”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在大众媒体上。尤其是一些领导在各种公开场合多次反复强调,非常具有洗脑功效。
以某县为例,根据媒体报道,该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887户9334人,到2015年底,已经脱贫3605户9192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3.8%下降至6.9%。 据当地人说,那几年的确搞了很大的项目回来,比如建电厂、修水利、搞旅游等,也真的帮助了很多的人脱贫。特别是对于因病、因残导致贫困家庭收入低下或无收入的,直接发放资金;对缺乏劳动力的特困家庭,由村干部和帮扶干部代劳,提供“一对一”服务,解决具体困难。
然而,好景不长。这种“输血式”的扶贫方法出现了后遗症,部分群体出现了等靠要的思想,个别地方还出现过虚假扶贫的情况。项目带来的短期效益也难以持续,随着时间推移,部分行业出现饱和甚至衰减,一些企业因市场原因无力经营,最后留下一堆烂尾工程,反而成了新的穷根。
到了2017年以后,中央提出了一个新的脱贫战略——产业扶贫。也就是说不再单纯地给钱给物,而是引导和支持贫困地区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目前,很多曾经受过帮助的贫困县都已经成功摘帽,那些以前援建的设施完善的医院、学校等等都正常运营,为当地百姓提供服务。只是那些大型的项目都成为了历史记忆,很少再被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