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清算有多少损失?

通子佑通子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来给你算笔账,以某偏股混合型基金的2018年四季报为例(已托管) 其中报告期末的规模是49.56亿元,比较期初的规模46.37亿元,其实增加了3.19亿元。但是报告期末的资产净值却是46.41元,较期初的51.43元,减少了4.76亿元。这两组数字看起来就很奇怪了,不是吗?

这多出来的3.19亿元到底去哪里了呢? 答案就是托管费、销售服务费以及管理费用! 这笔钱其实就是从投资者的钱里面扣掉的,只不过是经过了托管银行(托管费用0.1%,每年)、销售公司(0.3%,每一千份赎回费3毛钱)和管理人(2%,每年的管理费)的手里。

我们再来看看2017年第四季度,也就是2018年以前的数据 到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在2017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亏损,只不过在2018年继续扩大了而已。 其实不管是主动型还是被动型的基金经理都是在做两件事:

一是尽可能降低持仓个股的错判率;

二是降低单一行业的集中度(当然这里说的是概率,而不是绝对值,因为只要投研做好,集中度是可以同时实现风险和收益的目标的) 如果一个基金在行业配置上相对分散,在个股权重上没有过于集中的情况下(比如前十大重仓股的持仓比例之和没有低于50%的),那么对于单个行业或者单只个股的错判基本上不会带来非常可怕的后果——虽然有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损失,但一般不会造成致命的打击。 但如果是出于策略上的考虑,比如说为了追求高仓位而不得不采取重仓策略的时候,就要注意其中的风险了。

以上都是基于客观情况的分析,但我们投资是为了实现收益和风险的平衡,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什么样的基金值得长期持有! 首先肯定是业绩稳定的基金产品,这种稳定不是说一定就要他跑赢大盘,而是说不要出现过大的峰值和谷底,能长期在中间徘徊就好。当然在这里我们考虑的是久远的时期,一两年甚至三五年内的波动并不在此之列。

其次要选择合理的费率结构,虽然基金是有可能亏损的,但这种有可能带来的亏损应该由谁买单呢?肯定不能是我们这些无辜的投资者,所以合理的费率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轩辕灵莉轩辕灵莉优质答主

清算费用主要有审计费、律师费、清算组人员的薪酬等实际支出,从基金财产中支付。所幸的是,根据有关规定,清算后的剩余基金财产按照基金份额持有人所持份额比例进行分配,也就意味着,即使出现清算,清算费用由基金财产承担,投资者不需要为此承担损失。

在基金存续期间,基金清算是由托管人监督之下由基金管理人进行。清算的最终结果通过公告形式公开披露。清算公告之后,投资者要进行份额注销和证券过户等变更手续,之后,就等待分配财产。清算费用的支出一般不影响投资者应分得的份额。

清算费用的具体范围,基金合同和托管协议中会作明确约定,清算组将按照约定进行操作,不存在超额支出清算费用的情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