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至到期投资怎么算?

澹台冬馨澹台冬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会计核算的计量属性主要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可变现净值和公允价值在持有至到期投资中不适用。 2、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收入。因此对于持有至到期投应该按票面利率及剩余期限(一年)计算利息收入。 债券的票面利率一般与市场利率不同,因此需要转换成市场利率来计算利息费用。这里要注意:实际利率是计算“内含报酬率”时使用的概念;而计息利率是计算“利息费用”或“利息收入”时的概念。两者不能混淆。 具体算法如下: 根据上式计算的每期利息金额,应该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

3、资产负债表的填列 在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投资入账成本计价,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 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来说,其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就是资产负债表中的净敞口;而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而言,期未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仅包括公允价下跌造成的损失,也包括公允价值上升带来的收益,因为后者属于账面的浮盈。

竺华丽竺华丽优质答主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认为,如果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定义,该投资就属于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的,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后续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是指该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经有关因素调整后在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和已发生减值损失后的余额。有关调整因素包括:

一、按照实际利率法将该投资在取得时发生的溢(折)价进行摊销。

二、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投资,因利息调整而产生的累计折溢价发生额应当作为对应摊余成本调整的基础;对于一次付息债券投资,确认的利息收入直接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

三、已经发生的减值损失。

四、其他相关因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