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性什么的对话?

鄂子菡鄂子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对话是2017年8月份做的,现在看依然不过时。 对话中“我”代表普通投资者(包括当年我自己) “你”代表专业投资人 我:如何评价最近很火的书《聪明的投资》?对基金这个行业有什么影响?

你:这是个好问题。首先这本书没什么深度,也不难读,属于科普性质吧应该;其次,我认为基金行业不会怎么受影响。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国内目前对于公募基金行业的监管还是相当严格的,行业整体规范运作,遵守道德底线。 《聪明的投资》里提到的一些理念,其实很多年前我就开始思考并付诸实践了,比如分散、长期、动态再平衡等等。

这些理念的书本来源我忘了,但是确实不是来自本书。我觉得我算是比较早的践行理性投资的散户了。

在十几年前,我就已经开始按照分散、长期、动态再平衡的原则来配置我的资产,当然那时候没有学那么多理论,就是无意识的在做这些事情。

大概从13年左右开始,我才慢慢的了解到定投、指数等概念和原理,这之前我一直都是无意识的在做这样的事情。 我当时工作的公司离北大很近,经常去听北大教授的课程,也听过张五常的公开课,可能受他们影响,我开始意识到金融投资的重要性。于是从15年开始,我开始有意识的、系统地学习金融投资和经济学知识。

16年起,我陆陆续续买入并持有目前的基金组合。这个基金组合里包含了ETF、主动管理型基金以及纯债基金。 虽然我现在可以运用一些基础的投资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坚持执行自己的投资策略,但是这并不说明我就是个理性的人。

我仍然容易被市场所左右,容易在悲观的时候丧失信心,在乐观的时候盲目加仓。

所以,我还是需要继续学习,继续充实自己,向理性进发。 共勉!

骆泽红骆泽红优质答主

投资本来就不应有感情。

从大的格局上讲,投资是为国家效力,为社会服务,为人类服务的事情,因为无论投资什么,都是在推动其发展,没有投资,企业就没有活力,没有发展,更谈不上为社会服务,人类服务。

从小格局上讲,投资是为家庭效力,为个人的未来生活打基础。

因此,投资应是理性和现实的,应是充满希望和憧憬的,但不应有个人感情在内,应抛却个人得失,只要所投企业没有犯原则错误,就应从大处着眼,从长远考虑,从自己内心深处爱护所投资产,即使暂时遇到困难,也应尽力去帮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就是投资。

所以,买股票,我们应将眼光放长远,不要只看到眼前。眼光长远了,距离短线就越来越远。做长线,就是不要把赚了多少钱挂在脑袋上。看大势,是做长线的前提。大盘涨到顶部区域,即使你手中股票没涨,你也应卖掉。因为大势已去,即使你的股票有涨升潜力,但涨升空间也会因大盘下跌而被遏制。大盘跌到底部区域,即使你没赚到钱,你也不要轻易卖掉手中的股票,因为底部区域,大势已到转折之时,再跌的空间不大,涨幅空间巨大。

所以,看大势,顺应趋势,是做长线,做波段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