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资产泡沫化?
当前,我国一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一些产业亟待升级和转型。因此,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不是总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是结构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内需,政府投资应当投向教育、医疗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等方面,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应当着力推动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发展,而不是简单地投资于新的重大基础设施。因为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主要问题是产业和人口承载力已趋于极限,而不是基础设施条件制约,应当通过推动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发展减轻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承载压力。
要避免地方政府过度投资和房地产泡沫化的再次发生,根本的途径在于深化财税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弱化GDP导向的干部考核和晋升制度。同时,要改革地方政府的融资约束机制,抑制地方政府通过土地批租和扶持“壳公司”等方式过度投资的冲动。在金融管制逐步放松的改革进程中,应当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风险。针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等问题,应在对融资平台分类整理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对投融资平台的新增贷款,而对已形成贷款要进行严格的风险管理。
要推动服务业发展,降低服务业准入门槛、打破金融垄断是重中之重。从我国目前实际来看,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利率管制,鼓励更多的草根金融机构发展,通过数量众多、经营灵活的金融机构满足大量的小微企业和居民的服务性消费,提升中国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针对我国地方政府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对总需求影响过大的现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消除居民后顾之忧是当务之急。我国应当进一步提高公共医疗卫生和养老保险的水平,提高人均公共消费支出,消除居民住房、养老和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