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垃圾有什么企业?
现在我国的垃圾分类制度已经逐渐完善,从2019年7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始实施起,上海就已经开始实行强制垃圾分类,如今已过去两年有余,其他各省市也陆续推出相应的垃圾分类政策。 然而有政策就必须要有执行的企业,今天环联环保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国部分垃圾处理企业与经营范围。(由于各地政策有所不同,所以本文以上海为例) 目前国内从事垃圾焚烧、填埋和资源化利用的企业数量众多,但行业集中度较低,规模较大、运营较为稳定的企业占比不多。根据各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上半年,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在运项目约548个,装机容量约为66.93万吨/日;拟在建项目约384个,装机容量为43.4万吨/日。
目前国内从事垃圾分类处理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企业亦不在少数,但是能够实现规模化经营的资源回收类企业较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生活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61%,相比2018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到2020年前三季度,生活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2%。生活废弃物的利用率仍然较低,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大部分垃圾处理企业都同时涉及餐厨垃圾的收运处置业务,因为这项业务的收入处于稳步增长状态,且毛利率水平较高。 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地区,政府正在尝试将厨余垃圾单独分类,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后续的处理工作。例如,上海在今年6月份就发布了《关于本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减量工作的通报》。 在该通报当中,上海对2020年度各区县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四类垃圾投放量的比例进行了统计数据。其中,徐汇区、奉贤区和浦东新区的可回收物分出率位于前三名,而崇明区、杨浦区与黄浦区的干垃圾产量则位列前五。
垃圾分类不仅仅意味着垃圾处理厂商需要加强技术能力建设,也需要消费者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形成源头分类的习惯。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