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出身的企业家有谁?
马特·达蒙,《火星救援》的导演、编剧和主演,他的博士学位就是哲学。他在一个访谈节目里说,他喜欢哲学的原因是他可以同时思考许多事情: 这本书也介绍了他的哲学思想,即所谓的“实践派”哲学(也就是不读那些晦涩的古书),并阐述了它如何为他的电影创作带来贡献。 比如,在《火星救援》中,男主角最后获得了拯救,是因为他最终认识到,他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他不是必须完成某个任务才能活着走出来,他是活出来就等于完成了这个任务。
另一个是理查德·布蘭森,前Virgina州州长,商业航空企业家,太空探索公司(SSC)的主席。他曾多次试图竞选总统,并在1984年和2000年作为自由意志党的候选人参加大选。 他对哲学的贡献主要在政治哲学领域,尤其在对民主制度的研究上有诸多著作。 他认为,真正的民主并不是通过投票给某个政党或某个人选来实现,而是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他说: “我们拥有最伟大的政府体制,但我们没有善用这种体制……如果我们开始教育孩子们关于他们权利的知识,而不是仅仅告诉他们他们的职责,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发生深刻的变革。”
布兰森也很推崇亚洲的教育体系,认为它的成功源于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他说, 在英国,哲学被视作通向智慧之路;而在美国,人们却认为它是搞懂其他学科的桥梁。因此在美国,哲学常常被贬损到次要地位。 但其实,学好了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哲学。就像盖世神算子华佗所说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非智谋不成也。”
马云
马云在求学时期一直想要成为一名大学里的英语教师,甚至还为这个心愿参加了高考,可惜最后还是因为各方面因素没有考上,而在这之后,马云又去求职当老师,同样也是被泼了冷水,直到有一天,马云看到了在互联网行业的巨大红利之后,便开始了互联网创业,之后便有了中国知名的电商企业阿里巴巴集团。
比尔盖茨
这位著名的“微软”创始人在大一期间就辍学创业,现在可以说是商界里面的传奇人物,但其实在学生时代的比尔盖茨也曾想过成为哲学家,后来比尔盖茨在得知计算机将会取代人力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之后,便一心开始研究计算机,最终才诞生了后来的微软公司。
李开复
比起前面两位大家熟悉的商业巨头,李开复这个名字在学生圈子更有知名度,李开复除了在商界取得的辉煌成就之外,他的人生经历也是备受学生的关注。
李开复在大学本科毕业的时候,曾获得了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在选择就读的时候,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并且攻读的专业是计算机学和计算机工程,在31岁的时候曾获得了卡内基美隆大学的人工智能和计算机专业的双博士毕业学位,之后又前往美国的苹果公司就职,苹果公司之后也成为了李开复的起航之地。
史玉柱
史玉柱在年轻的时候也同样在哲学领域内做过研究,也发表过相关的作品,但最后史玉柱也因为机缘巧合才转换了人生发展方向,之后才开始在商界大展拳脚,先后创办了巨人集团、征途网络以及脑白金等知名品牌,不过后来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转型之后也导致“巨人集团”走向了没落,不过还好史玉柱再次东山再起创办了新的公司,史玉柱这才再次坐上了商界大亨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