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重组会扩大股本吗?
不会,股本是不变的,股票的发行和转让是交易的流通,是企业间资金流转的过程; 而资产、负债的转移,股权的收购与出售才是重组的根本,这些交易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溢价(即交易价格大于资产评估价值),这部分多出来的部分才会进入公司所有者的账户,也就是股东的收益。所以,股东权益=总资产-总负债+其他综合收益 这里,我们一般讨论的企业财务指标都是基于会计报表上的数值计算而来的,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就是权责发生制原则,它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对企业相关资产进行合理估价。
在发生上述交易时,虽然可能产生溢价,但由于是按历史成本入账的,这种差额只能在账面上体现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或在转让中实现的收入,而不能简单的认为产生了收益。但是,这种交易如果达到一定的频率和规模,就会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带来影响,尤其是在资产负债率超过100%(即债务超过资产的价值)的情况下,这种影响就会十分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再想利用市场增值的可能性就很小,因为没有人愿意花更高的价钱去购买一个资不抵债的“废品”。
企业重组不一定会扩大股本。企业重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有的会扩大股本,有的不会扩大股本。从不同角度考察,企业重组有不同的类型。
1、按是否有第三方参与,分为内部重组和外部重组;
2、按有无不同所有者,分为同一企业内部重组和不同所有者之间的重组;
3、按企业取得第三方资产的方式,分为购买式重组和吸收合并式重组;
4、按合并的法律形式,分为购买式、控股式和新设式。企业取得第三方的净资产后,应根据取得的方式、取得的资产内容和有关法律形式,并考虑适用税法规定,选择进行购买式(包括控股式)还是合并式(包括购买式、吸收合并、控股和新设合并)的重组。
购买式重组中,企业支付对价(无论是用股权还是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作为对价)只能取得对第三方的控制权,不能扩大企业原有股本。而采取合并式重组时,由于以企业原净资产作为对价,可以按合并时的账面净资产或者按双方协商的价值折股,扩大企业原有股本,如果合并为控股合并时,也可能仅取得第三方控制权,而不会扩大企业原有股本。因此,应扩大股本的重组应选择合并式而不是购买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