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扎堆谁带头?
首先,我们看一下近10年来基金重仓股的变动情况(前十大重仓股) 2010年四巨头占据市场半壁江山,格力电器和万科A分别位于第一、第二重仓位置;到2017年依旧是四巨头霸占市场,不过排序出现了变化,招商银行取代了格力成为第一大重仓股,而美的集团则取代了万科A成为了第二重仓股。
从整体上看,前十重仓股的稳定性较差,经常发生变化,而且个别年份会出现大幅更换的情况——2015年和2016年机构都减少了对于银行股(尤其是国有大行)的重仓比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作为新能源行业的领跑者,2016年开始进入基金的前十重仓股名单,并且排位逐年上升,到了2020年末已经位列第四。
我们再来看下最近三个月(三季度)的变化情况——其实之前几年基金重仓股的变化情况都可以归结为“调仓换股”,而这近三个季度显然不是,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加仓”!以贵州茅台为例,基金连续多个季度减仓之后,在三季度再次大举增持,而类似贵州茅台这样被基金大幅度“增持”的股票有很多,包括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白酒龙头,以及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等能源龙头。
可以说,这些行业的龙头企业获得了机构资金的“青睐”。 最后我们再看看个股的数据——以贵州茅台为例,2020年第四季度公募基金持有茅台的数量创出了历史新高,同时机构的持股比例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接近13%(虽然随后一个季度有所减少,但依旧处于历史高位)。
而其他诸如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白酒股的机构持股数据也是同样如此。 也就是说,虽然表面上看是“板块轮换”“风格切换”,但是背后其实是机构资金对少数几类个股的扎堆现象……这或许才是基金抱团的真实内涵。
板块效应
扎堆,实际上属于股市中经常出现的板块效应。板块效应是指在股市中,当一群个股出现同步移动时,就形成了“板块效应”。例如,在大盘指数大跌的时候,某行业几只个股却逆势走高,这样的情况属于出现了板块效应。但是当指数开始反弹的时候,这些个股反而变得不温不火,这时就不再存在所谓的板块效应了,所以板块效应与大势变化有关。
一般情况下,当一群个股,比如5只个股出现同步涨跌的时候,人们就认为出现板块效应了。一般而言,出现板块效应的股票,多者可达到十几只。通常情况下,当指数跌的时候,这些个股逆势走强,指数涨的时候,这些个股出现不温不火的情况。板块效应可分为大盘股板块效应和小盘股板块效应。
牛市中,大盘股小盘股都可能出现板块效应,而在熊市中,一般小盘股出现板块效应,大盘股很难企稳。出现板块效应的个股,大多属于同一行业的个股。
有投资专家认为,大盘指数的行情与板块行情实际上是互相推动的。大盘指数上涨,板块才会出现,同时板块走好,对指数上涨也有正面推动的作用。
有散户朋友对记者说:“一些个股在板块效应的影响下,经常走势非常好,只要一涨就能有百分之几的涨幅,这个时候追涨买入,常常可以很快获利。所以,如果炒股的朋友能关注到板块效应,就能有效捕捉到涨势凌厉的个股,更容易获得较高收益。”
事实上,基金扎堆现象也是类似。一般来说,在牛市行情下,基金扎堆行为会很普遍而且扎堆的基金数量会非常大,这些扎堆的基金如果购买相同或者类似个股,则会促进该类个股继续走高,形成板块效应,而这一类个股不断走高又会推动基金净值不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