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基金波动频繁?

索瑜珞索瑜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得知道,对于“净值”来说,波动大和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比如说,我有一笔资金,现在投入股市,如果一个月之后,赚了10%,那当然很好;但如果一个月之后,亏了5%,是不是就惨了? 其实也不是这么算的——因为我在其他很多月份里,可能赚得更多,甚至亏得更少。 如果我把所有的操作都展示给你看的话(这在实践中其实很难,因为很多人并不会记得清楚),你的观感可能会好一些: 假设A在1月1日买入10万元,1月2日卖出,盈亏相抵后,净挣了1000元;而B在1月1日同样买入10万元,但是在1月3日才卖出,那么B就只赚了7000元——这看起来好像B没A赚得多,但其实B已经比A多赚了6000元! 而C在1月1日买入,但是直到1月8日才卖出,期间还发生过几次涨跌,这样算下来,C竟然亏损了4000元!看起来似乎A最赚钱,B次之,而C却是亏钱,但事实上C却是最赚钱的——比A和B都要赚得多! 所以你看,对不同的投资者而言,同样的买卖周期和操作频率下,由于进出时间点不同,造成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的。

而这恰恰解释了为什么经常有人说“炒股要顺势而为”——因为当股市上涨的时候,你在顶峰买入,然后在下跌过程中卖出,那么你势必会遭受损失;相反,如果你在底部区域买入,并在上升阶段卖出,你就能获利。 但问题在于,什么时候是“底”,什么时候是“顶”呢? 这就涉及另一个话题了——主动管理能力。 一般来说,我们评价一个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会用信息比率来衡量——这是在考虑了风险的前提下,对一个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衡量标准之一。 这个指标怎么计算呢? 很简单,你假设一只基金的收益率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主动管理的收益Rp——这是因为你相信基金经理的主动选股能力而产生的风险溢价;另一部分则是市场组合的收益RM——这是因为您认为基金无法超越大盘而产生的无风险收益。这样就可以通过下式来计算了: Rm= RM + Rp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要获得更多的超出基准指数的收益,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基金敢于执行主动的投资策略,二是该策略本身确实有效。

倪茂宝倪茂宝优质答主

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和沪港深基金,都属于较高风险的基金,其净值都是波动频繁、涨跌幅度很大;而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理财型基金,这三种基金因为主要投资比较安全稳健的品种,所以净值和收益都很平稳,波动很小。

基金的投资标的不同,投资范围和比例不同,因而净值的涨跌幅和波动情况也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仅从波动幅度上来区别基金的类型,可以分为高波动率品种和低波动率品种。在现有的基金类型中,指数型基金的波动是最大的,比如跟踪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的基金。这些指数一般都是采用完全复制的方法管理,其净值和标的指数的波动一致,上证指数跌10%,对应的指数基金净值也基本上跌10%。在现有的基金中,指数型基金是最能够代替大盘跌幅的工具之一,比如你买了10万的上证指数基金,上证指数跌了10%,你的损失也就是1万元。

通常所指的股票基金,其净值波动也是比较大的,不过相比于指数型基金,同类型股票基金之间的净值排名往往相差很大,这是因为基金投资的风格、行业和个股不同所致。比如投资于大盘蓝筹股的基金受权重股涨跌影响比较大,其净值往往和大盘同步波动;而投资于小盘股的基金受消息面和市场人气影响更大,有时与大盘的走势相背离,其净值在短期内可能会涨跌起伏很大。

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理财基金的净值是非常平稳的。比如理财基金,其投资于金融债、企业债等固定收益信用等级高的产品,净值的跌幅非常小,基本在1%以内,而回报率也非常平稳,比如年化收益率是5%,一年的涨幅基本上就是在5%左右,和货币基金类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