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回撤怎么算?
先说答案。 基金的“最大回撤”指的是基金历史最大跌幅,而基金的“最大连续回撤”则是指基金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30天、60天和90天)的最大累计下跌幅度。
对于普通的基金投资者来说,了解基金的回撤情况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在什么时候买入基金,以及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及时止损卖出基金等。 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而言,一般以1年作为一个统计周期,统计其最大回撤以及最大连续回撤的情况。而对于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来说,由于不进行任何主观的仓位调整,通常不会有最大的回撤出现,因此其最大连续回撤往往就是其成立以来的最大亏损。
我们以华夏优势基金为例,该只基金为灵活配置型的股票基金,采用“动态再平衡”的策略,也就是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追求收益。 我们查看该基金的季报和年报,就可以看到其最大回撤和最大连续回撤的信息。 以去年春季的那波下跌为例,很多偏股型的公募基金都出现了较大的回撤,这只基金也不例外,最大回撤达到了-24.37%。不过,通过动态再平衡的策略,在春节后迅速反弹回来并创出了历史新高。 但如果时间拉长一点来看的话,就会发现该基金的回撤其实还是不小的——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上涨以来,到2018年底,该基金的涨幅依然只有9.45%,年化回报仅为3.90%。也就是说,如果2015年下半年入场,到现在还只能获得一个固定的利息收入,本金已经消失了20%还多。 如果是在今年一季度入场,那情况就更加糟糕了,近10%的收益没有拿到,还要承担20%的风险。这种收益和风险不成正比的关系会让大多数投资者失去持股的信心,而这时候恰恰是基金表现较好,离顶部不远的时候。这就是缺乏对基金回撤认知所带来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