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管理要考证吗?

乌纳水乌纳水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作为券商总部从事债券业务近10年,目前又在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做投顾的平台运营工作,对于这个问题略有感触。 在国内目前的从业环境里,从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其实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因为从业资格只是对从业者的基本素质和基础知识的认定,并不代表实际的业务能力。 而投资管理能力如何,通常又是投资者和行业人士讨论比较多的问题。所以,从业资格是否有,实际上并不会对投资管理的能力有直接的影响。 但是,在这里要注意一个概念——“适当性”。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包括《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法规,都为“适当性”管理制度建立了框架基础。也就是说,如果某个投资者是符合相应法律规定的“合格投资者”(在资管新规颁布之前,这个定义指的是符合一定的资产规模或者金融资产收入水平的标准即可认定为合格投资者;而在资管新规之后,监管机构进一步明确了合格投资者的定义,需要同时满足以下4个条件才是合格投资者),那么,你所销售或者推荐的金融产品/服务就是合适的。反之,则是不合适的。

而判断一款产品/服务是否合适,就需要了解影响产品/服务适用的投资者类型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点:年龄、收入状况、职业、投资期限、风险偏好、资金量、财务状况等。 通过合理设定每个个体的上述指标参数,再通过计算得出该个体的“风险承受能力”。然后在结合该个体的风险承受能力,推荐合适的金融产品或服务。这就是适合性的简单原理。

从这方面来看,投资管理能力的提升,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身适适性评估能力的过程,而这种评估能力的提升,也可以通过持续的学习来达成。 至于应该学习哪些知识,我列举几个我认为重要的关键词:市场、制度、风险管理、投资策略、金融工具、行业常识。

可能大家对这几个词的具体内涵不是很清晰,我分别解释一下:

1. 市场,简单来说就是要掌握股票、债券、外汇等主要金融产品的定价理论及影响因素。

2. 制度,主要指金融市场的体系架构,包括各子市场和交易机制等。

3. 风险管理,主要是掌握风险识别、评级、应对的方法和流程。

4. 投资策略,主要是指资产配置的策略,包括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策略选择和组合构建方法。

5. 金融工具有关的知识,主要包括各类金融工具的定价原理、影响因素以及风险特征。

6. 行业常识,这属于广义的知识点,需要广泛涉猎,比如不同的行业在生命周期里的风险特征是怎样的等等。

危天琰危天琰优质答主

证券从业资格与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后,由协会颁发成绩合格证书。该证书只作为专业能力水平的证明,并不是资格类证书,考生需要在协会从业人员管理平台进行登记,并通过机构申请执业注册,才能成为证券业从业人员,获得执业证书。

换言之,从考试性质来看,考试属于能力考试,根据证券行业划分,相应通过相应考试科目,成绩合格证永久有效;从从业证书角度来看,属于资格类证书,是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后申请获得,执业证书需要60学习时间,年检时审核。

目前来看,证券从业资格与基金从业资格证书没有期限,但是从业人员证书有效期为三年,需要年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