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限制对外直接投资?

相明朗相明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对外投资有商业投资和证券投资。我国目前对这两类投资都有限制,分别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上市外汇管理试行办法》进行调控。 对外投资限制理论界目前比较认同的是“东道国理论”(Host Country Theory)又称“吸引外资理论”、“出口导向论”等。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吸引外国投资,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会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但并不会无限制的放任外商投资。而是会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本国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标地选择项目引进外资。

就是“你有资格来,但我允许你进来的同时,也要把你控制住,别让它们轻易跑了”。 “东道国理论”进一步指出,一国利用外资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则很难吸引大量的外资。因为资本是趋利避害的。 这其实很符合我国的国情,现在我们有这个实力引进外资了,同时也需要警惕某些资本的恶意渗透。所以,在鼓励外资的同时,也会设置相应的壁垒,防止不良势力的入侵。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我们越来越有能力实现自主投资。除了引进来的战略之外,我们也逐步实施了走出去的战略,即我们通过对外投资,将我们的企业推广到海外,把产业链延伸到全球各地。这对于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树立国际形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然,走出去不是说说而已,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底气才能实现。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和实力,即使人家愿意合作,也有可能把我们拒之门外——技术上的门槛是我们走出去不得不直面的难题。

肖诗琦肖诗琦优质答主

限制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是:

1、国内可供对外投资的资金严重不足。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建设基础薄弱,经济还比较落后,不仅用于新建、重建、扩建和挖潜、革新、改造的巨大投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且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诸领域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从1979年起,我国虽逐步放宽了利用外资及对外投资的政策,但国内直接用于对外投资的资金仍然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加速实现我国“四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进程,必须处理好国内建设与对外投资的关系,集中财力和物力以保证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在对外直接投资问题上,只能实行 “十分慎重、适当开展” 的方针。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积累资金的不断增加,资金不足的矛盾将逐步得到缓解。但是,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前,这一矛盾仍将是基本矛盾之一,因此,对对外投资的严格控制的方针还应继续遵循。

2、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经济实力不强,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如前所述,我国尽管是经济大国,但就人均水平来说还很落后。我国不仅在国际分工中还处于处于原料、半成品出口国的地位,就是在新兴技术方面也缺乏自己的专长。因此,我国缺乏在国外开办企业所必需的生产技术和经济实力。不仅如此,由于对外直接投资仍受限制,有关的专业人才也难以得到培养。从总体上看,生产技术水平、经济实力特别是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严重因素。可以认为,只有在今后我国进入全球性高层次的国际分工以后,在一些新兴技术部门建立起自己的专长并具有真正的竞争能力之后,上述状况才会改变。

3、国际收支能力有限。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借款不同,在经营初期不但不产生补偿性(或逆向外流的)国际支付项目,而且要向接受投资国汇出相当庞大、密集的支付项目,这就要受到国际收支能力的限制。如前所述,在我国的 “四化” 建设完成之前,国际收支平衡的总原则也应继续遵循。

鉴于以上三个基本原因,我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仍应继续实行 “十分慎重、适当开展”的方针。这里所说的“十分慎重” 是指从国家、部门与企业的经济实力出发,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一定要量力而行;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一定要经过周密考察和科学论证。这里所说的 “适当开展” 是指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指标的总投资中,对外直接投资占相当小的比重,在对外经济关系的总盘子中,这项工作只处于从属地位。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 “十分慎重、适当开展” 的具体内涵也将得到更新和充实。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