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原因?
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宽松)是指各国央行通过购买债券等方式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先后实施了三轮QE。 第一次QE :2008年11月,为应对金融危机,美联储推出总量高达600亿美元的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即QE1(量化宽松第一阶)。
第二次QE :2010年4月,鉴于经济复苏的缓慢和不均衡,以及通胀依旧处于低迷状态,美联储决定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简称QE2。本轮量化宽宽松的总规模为6000亿美元,其中5000亿美元用于购买国债,1000亿美元用于购买抵押贷款证券。
第三次QE :2012年3月开始实施,总规模为6500亿美元。其中4000亿美元用于继续增持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2500亿美元用于购买短期国债,直至达到预期目标。与第一轮和第二轮QE相比,第三轮QE减少了购债对象,仅包括美国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短期国债。
美联储每次公布会议纪要时,都会提到“缩减QE”,也就是开始讨论退出策略了。在2013年一季度会议纪要中,美联储首次暗示将于次年逐步减少QE规模。7月份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将提前加息,并加快QE缩管步伐。9月份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将继续推进QE收缩进程,同时重申加息条件尚未成熟。 在经历了QE1、QE2后,很多国家都学聪明了,知道要挟美联储了——不加息就不买债,不买债就不是真降息!在美国财政悬崖即将撞顶之际,如果美联储仍然执迷不悟,继续量化宽松,那么后果很可能就是美国债务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