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企业污染大吗?
1、锂矿开发过程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目前国内锂矿开发主要采用采矿法,即从地表或浅层开采锂矿石,再经过破碎、分选、磨碎等工序提取锂辉石精粉。其中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主要是采矿过程中排放的废石渣和洗矿废水。 废石渣是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因其含锂较高可回收利用,但也含有C、N、O等元素,若处理不当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
在一般常规情况下,对废石渣的处理多采用堆放的形式进行无公害化处置,但由于锂矿开采行业存在严重的区域饱和竞争状态,导致部分矿区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超量采挖,从而产生大量的废石渣随意堆放,对周边地下水、土壤及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矿山建设期,由于地下水资源丰富,且大多富含碳酸根离子,因此要注意防止腐蚀性气体逸散到井下作业空间;在矿山运营期,注意保持尾矿堆场的通风,做好防尘措施。同时,为保证洗矿废水达标排放,应注意控制洗矿浓度和游离氯含量。目前国家已明令禁止采用浸出工艺处理含锂废矿石(含锂废物),各地也陆续出台相关规定,严格控制含锂污泥和石膏等二次污染物排放。
2、电池生产过程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从生产工艺上来看,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流程主要有:正极材料的制备、负极材料的制备、高分子电解液制备、涂布与烘干、叠片与封装、测试分选等。 在生产中使用的原料如碳酸锂、三元材料、硫酸镍等对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在严格的生产工艺把控下以及完善的环保设施保障下,这些因素影响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产锂电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碳排放,随着国家对“双碳”目标的严控,新能源产业链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3、废旧电池如何处置,会对环境造成威胁吗? 目前的动力电池主要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等特点。但锂离子电池也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即在非理想温度下(5℃以下)或非理想电极(石墨)及电解质溶液中进行放电时,会生成具有强还原能力的锂离子产物,进而将铜、铝等金属负极材料溶解,导致电池正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遭到氧化破坏,引发安全问题。 当锂电池因充电不足、长时间放置、内部短路等原因无法使用时,内部的活性物质会发生不可逆反应,从而失去储能作用。如果直接丢弃,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就会释放出来进入周围环境,对土壤、地下水、大气及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影响。 必须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妥善处理报废的锂电池,避免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