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小企业为什么能在?

韶锦玥韶锦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德国并不是一个“重视”中小企业的国家…至少政府层面上并没有特别重视。 德国的企业分类和我国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划分大中小企业主要看的是营业收入(年销售额),但德国并不是,他们是以人员数量作为划分标准的:

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德国共有约5.3万家企业(法人单位),其中雇员不超过5人的微小企业就有4.6万家,约占87%;职工人数在5人以下的微小企业创造了大约65%的就业机会。 从上图可以看出,虽然大型企业(雇员超过250人)仅占全部企业数量的1/5,但却创造了将近一半的岗位,而中型企业(雇员50-250人)虽然创造了不到四分之一的岗位,却养了将近三分之二的劳动力……换句话说,大部分在德国就业的人是靠少量大企业的存在来维持生活的。

“照顾”中小企业对于德国家庭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德国家庭平均年收入9万多欧元,人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年收入37240欧元(这些收入数据都来自欧盟统计局),这已经相当于美国、日本同等收入水平家庭的两倍左右了。

那么问题变成了——在劳动力总量严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这么多劳动者都是怎么找到工作的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中低端制造业(汽车、机械等)依然非常繁荣,这方面对中国乃至其它亚洲国家的劳动力吸纳能力相当高;另一方面,中端服务业(IT、金融等)也在飞速发展,这部分对德国本土劳动力市场的吸纳能力也非常强。 但如果我们对“就业”进行更广泛的定义,将那些处于失业状态但是愿意工作的人也包括进来,可以发现,德国劳动力市场其实已经是“供给不足”的了,很多失业者长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领取失业保险。 根据德国联邦劳动局的报告,2014年德国家庭的实际失业率(包括失业者和有就业愿望的求职者)为7.8%,而根据欧洲标准,德的国家总体失业率已经达到9.7%,接近10%的警戒线。

所以,严格来说,德国确实是没有“中小企业”这一概念的,因为所有合法注册的企业都必须遵守同样的法律,享受同样的政策待遇。所谓“中小企业”的说法只是我国的制度翻译,并不符合德语世界的实际情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