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北京董事长是谁?
1月30日,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与新任总经理张伟的座驾被拍到出现在北京西三环附近的一个小区。 张伟是去年9月份由华润置地任命的华北区负责人,随后担任北京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一职。 此次是王祥明和张伟第一次以公开身份一同出现。
此前,有消息称,因个人年龄原因,原华润集团总经理宋志超将离任,由新任董事长王祥明兼任该职务至今年5月。 而现年54岁的张伟,是华润集团在北方区域重点培养的年轻高管。他于2006年加入华润,历任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兼营销中心总经理等职。
2017年8月,张伟出任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后任副总经理、首席财务官。
丁旭东,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南开大学在职公共管理硕士。现任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北京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北京雪花啤酒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曾任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北京城乡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党委书记,北京城乡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
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31日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以及于同日召开的第九届董事会2022年度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对董事进行调整的事宜。公司收到公司董事丁旭东女士、赵森女士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需要,丁旭东女士、赵森女士申请辞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职务,同时一并辞去其在公司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所任委员职务。丁旭东女士、赵森女士的辞职自2022年3月31日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补选董事议案之时,且其离职不影响公司董事会的正常工作。
丁旭东任职华润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期间,华润在北京的发展出现了多个首次。
第一次收购国有啤酒厂。华润在北京收购的第一家企业就是北京五星酿酒有限公司。
五星啤酒是一家国有啤酒厂,于1984年建厂,属于计划经济产物,北京第一家啤酒厂,有着悠久的历史。后因经营管理不善,企业陷入困境,连年亏损,1997年申请破产。1998年7月1日,由朝阳区委、区政府主导改制,正式更名为北京市五星酿酒有限公司,走上了重新创业的道路。
华润入驻后,五星啤酒在品牌、营销、管理、文化等方面与华润雪花全面融合,更名为北京雪花五星啤酒分公司。在华润雪花啤酒公司的精心培育下,企业脱胎换骨、涅槃重生,一举摆脱连年亏损的尴尬局面,实现了快速发展。销量从建厂初期的不足3000吨,发展到2019年的11万吨,增长了30多倍。2012年以来,每年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上缴国家、地方各项税费近9500万元。作为国内啤酒行业产能最大工厂之一,五星啤酒分公司曾荣获北京市“纳税双百强企业”,荣获“北京经济百强”称号,成为名副其实朝阳区纳税大户。
收购五星啤酒之后,丁旭东又陆续在北京各区收购了5家企业,包括石景山、海淀、通州、大兴、昌平,通过“并购、改造、新建”相组合方式,建立起了雪花啤酒在北京市场“一中心、五工厂”的市场网络格局,基本形成了北京市场的全覆盖和产能布局,雪花啤酒品牌在北京市场覆盖率、上柜率和品牌影响力逐年快速提升。
而华润北京分公司也是雪花啤酒众多子公司当中,唯一一家以自有工厂覆盖北京全部主要市场的分公司。目前,华润雪花啤酒北京公司,销量已经突破六十万吨,北京本土份额保持60%以上,在华北大区市场销量稳居第一。
在管理方面,丁旭东将华润的“三能”机制引入北京雪花啤酒,不断优化、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职位管理、绩效和薪酬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强组织赋能和个人赋能;开展干部能上能下,全面推行“以任职考察为主”和“以竞争上岗为主”两种方式相互结合、补充的干部选拔机制,加大了各级干部竞争上岗力度。干部选拔在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基本前提下,重点考虑发展需要、公司战略以及干部配置结构要求。通过组织竞争选拔,真正把符合公司发展需求、符合岗位要求的优秀人才选拔到了合适的关键岗位上,真正让有本事、有能力、有业绩的人“上得去”,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公司中层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
在丁旭东离开华润雪花啤酒北京分公司之前,分公司党委以实现“支部强、党建强、业务强”三强党支部为目标,开展了“党员学习对标”“党员模范示范”“党员管理提升”三大工程,以党员学习强、技术强、管理强、协作强、业绩强为标准,培育出星级党员,打造党员示范岗、党员创新工作室和党员责任区;坚持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相融合的“以党建为统领,生产经营工作抓牢抓实,党支部强促业绩好,党员干部强促员工好,管理强促队伍好的“一统领、两抓实、三促进”党建工作模式,通过党组织管理、组织文化引领、模范带动等,促进“业务强”“业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