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基金公司有哪些?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4月底,全市场共有公募基金管理公司123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公司46家); 私募基金管理人24759家。 也就是说,国内基金公司数量上万家。 不过根据统计,国内仅有不到5%的基金公司是盈利的,大部分基金公司的资金池都是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基金行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 首先,在基民买基金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会选择规模大、知名度高的基金公司,而这些基金公司在市场上往往就是靠数量去说话的。 所以一些中小型的基金公司虽然运营能力不差,但是市场份额很难得到保障,业绩也很难做上去。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竞争力弱小的基金公司就只能通过“抱团”的方式共同生存了——也就是大家所看到的“基金圈铁三角”“基金圈朋友圈”等。
当然啦,也并不是所有的基金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的,比如我们熟知的“易方达系”“广发系”等。 其实不管是处于哪行业的公司,能够成为“头部企业”的总是占比较少的一部分。 对于普通的基民来说,在选择基金公司时其实不用太纠结,因为只要你选择的基金经理靠谱,那你不管买到的是非头部企业的产品,还是头部企业的产品,其最终收益率相差并不大。
基金公司主要有以下几类:管理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仅有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的基金公司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主要区别是:公募基金是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基金,基金募集人、基金销售人须为持牌机构,基金须经监管部门审核,以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托管并运作;私募基金是指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基金募集、销售过程和基金运作等不受监管机构监管的基金。
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是指按照中国有关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主要管理公募基金和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的中外合资经营的基金管理公司。通常由中方持有公司股权,外方持有公司剩余股权。对于经国务院批准,《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实施前已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已对外商参股的基金管理公司增资的,外方所持股权比例可高于上述比例限制,但不能超过该《规则》实施前对外商持基金管理公司股权比例的上限规定,即不超过33%。我国首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是申银万国、太康人寿等几家国内机构与中国嘉实有限公司于1999年12月合资成立的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公司业务的申请条件:
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一)有符合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二)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且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
(三)主要股东具有从事证券经营、证券投资咨询、信托资产管理或者其他金融资产管理的较好的经营业绩和良好的社会信誉,最近3年没有违法记录,注册资本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
(四)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的人员达到法定人数;
(五)有完善的内部稽核监控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
(六)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和与基金管理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七)有良好的基金、安全防范设施和技术设施,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