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客户如何选择基金?
“选择合适的基金”与“选择好的基金公司”是不同的两个问题;其次,对于不同属性的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券商、信托计划等)来说,选择基金的标准也是不完全相同的。不过,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金融机 构,在选择基金的时候都会考虑以下因素:
1. 合规性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即所选择的基金必须是在中国证监会上报审批或备案通过的基金产品。目前我国的公募基金市场共有84家基金管理人和2600多只基金产品。
2. 业绩 在考察基金的业绩表现时,应关注其在历史业绩下的回撤情况以及是否跑赢比较基准。如果一家基金公司在短期内业绩不佳,则需要深入调查原因——是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变化还是整体市场环境导致的。基金公司的整体管理能力也很重要,这会影响其对新基金产品的布局能力和老基金的收益状况。
3. 风险 不同的投资者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匹配基金的风险等级。一般来说,风险偏好较低的人会选择投资风险较低的货币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而风险偏好较高的人则倾向于寻找收益更高但风险也更多的股票基金。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同时购买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基金加以互补,降低单一品种的风险。
4. 费率 购买基金除了要考虑到基金的业绩表现外,费用高低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而言,主动管理的股票基金每年收取1%~2%的管理费,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收取0.5%~1%的管理费。在基金存续期间,还有0.25%~1%的托管费。这些费率差距并不大。但是,随着时间累积,小钱也能变成大钱。选择费率低廉的基金能节省不少开支。
当然,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由于职责不同,对基金的选择标准也有差异: 对基金评价研究方面,您推荐哪本书?为什么?
我推荐的基金评价书籍是美国学者西格尔(Siegel)所写的《聪明的投资》(智能投资策略)。该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了历史上各种热门资产的收益率及风险,论证了长期价值投资的理论基础,并对基金的风险与收益特征进行了科学的评估。作者还提供了简单实用的基金筛选工具,帮助读者挑选合适的基金。这是一本投资经典,读过之后会对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机构客户选择基金主要应考虑机构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收益偏好、机构投资人的投资期限和投资限制、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和投研团队的综合实力等方面。
1、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收益偏好:选择什么样的基金产品一定要适合自己,机构投资人和普通投资人的区别在于资金更多,能够通过构建一个投资组合来兼顾风险和收益。不同的机构投资人对风险的偏好也不同,如财务公司和保险公司的一些长期资金,风险承受能力较低,适合选择保本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追求稳健的增值;证券公司集合理财计划风险承受能力较强,选择基金的范围较广,既可以选择债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也可以选择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但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基金要选择不同类型投资风格的基金进行组合配置。
2、投资期限和投资限制:机构客户要根据自己的理财目标和投资期限选择合适的基金投资品种,投资期限短,应选择低风险基金产品,投资期限长,则可以考虑高风险基金产品。此外,投资人在投资时,若受到某些投资限制,选择基金时还要考虑基金是否符合自己的投资限制,如保险公司的投资范围受到10%的限制,不能投资于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总股本超过10%,而一些封闭式基金的持股较集中,容易达到投资限制,因此封闭式基金的投资对他们就应谨慎一些。
3、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选择基金一定要选择长期业绩优良的基金,而不是根据一年或者更短期间的表现来选择。机构投资人资金较多,对单只基金建仓的时点应尽量选择在该基金净值较低时逐步建仓,这样可以降低持仓成本。另外,机构投资人要分散风险,不能选择一家基金公司的多只基金,也不能选择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多只基金,至少不能集中持有,要分散持有的基金公司的范围和基金经理管理基金的范围,这样才能有效分散风险。
4、投研团队的综合实力:机构在选择基金时应选那些有强大投研团队的公司,这样有利于保证业绩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应选那些投研团队稳定,平均投资年限较长的基金公司。此外,投研团队的综合实力应体现在权益类投资、固定收益投资、品种设计和创新等各个方面,这样才能有较长远的发展,也能通过整体实力的不断加强提升单只基金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