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西城是哪?
说一个冷知识,现在位于深圳市中心的人民公园和红树林是上世纪50年代作为填海造田的工程而形成的。6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海滩。 1952年建市后,深圳开始大规模填海建设。当时没有大型设备,施工主要靠人力。在近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参与填海的工人达3万人。 他们采用“吹沙法”进行填海,先用泥浆覆盖地表,然后引入海水,从海底向上吹沙,直至形成陆域。
为了向沿海要土地,自上世纪60年代起,广东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对珠江口进行围垦,计划把大海“填满”、变成陆地,并取名为“填海区”。 当时“填海区”内只有几条渔船,如今却是高楼林立。 据《南方日报》报道,20多年前,为迎接香港回归,深圳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市容市貌整治。当时“填海区”的标志性建筑还没有完工,因此成为垃圾堆放场。
从1987年到1997年间,经过三次扩建,原规划面积由5.4平方公里扩大到8.27平方公里,新建道路长度也由8公里增至20公里。 到1996年,“填海区”基本建成,整个区域实现了“水陆贯通"。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集科技、产业、金融为主导的现代服务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