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银行贷款?
银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意大利,但现代意义上的银行则起源于英国的工商信贷协会。 18世纪时,英国出现了以联合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工场手工业,工厂主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组织起来,成立了自治性社团——工场主同业公会(Guild of Manufacturers)。这些同业公会在金融方面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互相提供贷款,解决资金周转的问题。后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民间的互助性质的小社团逐渐被垄断资本家们控制的金融机构所代替。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金融资本家们建立起了在世界范围内垄断资本的垄断联盟,从而把世界各地的资源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20年代以后,美国的一些商业银行就开始利用其在金融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大量发放抵押贷款和投资贷款,当借款人偿还不了债务时,银行作为独立的法人,就享有向债务人追索的权利;而当债务人缺乏清偿能力时,银行就可以要求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这样,银行就成了一个兼有“放贷人”和“代理人”双重身份的金融中介机构。
到30年代的大萧条时,美国的各大商业银行开始大量介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收购企业、参与制定企业预算和财务计划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干预,进而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一方面促进了银行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使得银行业的风险大大增加。
二战后,凯恩斯主义在国际社会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各国纷纷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带动本国经济高速增长。在此情况下,银行业作为一个融资部门的作用大大减弱,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企图分一块蛋糕。但是到了70年代西方主要国家进入了滞涨时期,凯恩斯主义受到了挑战。
弗里德曼主张只有实行强有力的货币政策才能摆脱困境,而货币主义者提出的“单一政策目标”正是“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财富”,这与巴塞尔协议提出的国际监管标准不谋而合。货币主义在90年代之后成为全球经济学界的思潮并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