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境外企业融资?
1、如何找到合适的资金方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搞清楚资金的投向和规模以及要求。这个需要认真研究,因为如果一开始方向就错了,那么不管多么努力都白搭。 比如同样是为了促进就业,政府就可能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大学生创业,很多地方都是给予无偿支持的,而有些地方则是支持就业的。这就要看你的项目跟哪个政策更匹配了。
2、找好资金方以后就要开始准备资料了。一般需要提供企业的工商执照、财务执照、机构代码证、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等文件;业务相关的专利证书、行业资质许可证、销售合同或订单、收付款凭证及发票等。
3、按照资信证明→授信材料提交→授信审批→签署协议→放款手续→贷后管理→贷款回收的步骤进行操作即可。
4、当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有所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原则就好办了。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对外直接融资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小型企业需要扩大生产,但是自己手头的现金又不够,于是就去银行贷款,银行考虑到企业的情况,就不太可能一下子借钱太多给企业,于是就借了点钱,让企业先去做事情,等到企业有了营收之后,再慢慢还。
但如果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现金流稳定且充裕,则有可能获得债权性资金,即以较低的利率和简易的手续获得长期借款; 如果企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融资需求较为迫切,而又无法轻易从债权市场获取资金时,就有可能向股权投资者出让部分所有权,从而获取股权性资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上市”,通过发行股票来募集资金。 但不管是债权人还是股东,他们都不是慈善家,不会白白把钱送给我,让我去挥霍,他们要么需要我的企业有可观的利润,要么要求我的企业能够尽快成长,实现估值提升,或者能够迅速卖掉,收回投资,这些都是在融资之前就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境外企业融资途径:
一般情况来说,国外资金通过以下方式进入企业:投资或者贷款,投资的形式一般是公司购股或者购买有担保的债券,其资金进入企业所有者权益;贷款又分为无担保的债券和银行贷款,其资金进入企业负债。
1、外商直接投资
现阶段外商直接投资还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渠道,外商可以通过新建企业或者并购国内企业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方通过协议、章程、董事会决议等企业内部法律文件,享有企业的股权及重大事项的决策权。但外商投资法律法规对于外商投资准入、投资比例以及后续股权变动均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2、中长期外债
境内企业(包括中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为自身债务或者对外担保申请中长期外债(指一年期以上,含一年期),国家发改委对中长期外债实行规模管理,在总规模内根据企业申请具体审核,企业可以根据发改委的“备案登记证明”到外管局办理“外债签约登记”,再依据外管局的“外债外汇登记凭证”到银行开立外债外汇账户。
3、外保内贷
跨国集团资金支持的常用形式,对于成员企业存在境内资金缺口的,可以由集团境外公司担任担保人,境外银行担任债务人,向境内成员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从而完成资金的入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为满足外汇管理对于外保内贷的债权债务人需为关联实体的要求,一般需要将境内成员企业变更为境外公司的境内子公司,从而将债务人变更为境外公司的直接债务人。
4、跨境担保
境内公司(包括中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作为担保人,为境外公司的融资行为提供担保。担保人与债务人为境内机构向境外机构提供担保的,不需就担保合同向外汇局备案,但发生履约的需逐笔向外汇局报告;担保人与债务人是境内机构与境外机构之间的,担保人需就担保合同向外汇局备案,履约需逐笔向外汇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