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消耗平均值怎么算?

欧细岗欧细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题目貌似有点久远了,不过没关系,最近正好给公司做了一次全面的成本核算,顺便来答一下这道题好了。 先放结果,再摆理论。我们公司2018年全部成本费用(含销售、管理、财务费用)4693万,按员工人数平均每人承担5.7万元,按月人均工资4700元计算,相当于每个人平均每天为公司的经营付出184元的代价。

这个数据其实很有代表性,因为我们的产品定价策略是成本加成的定价方法,因此产品售价中其实已经包含了一定的成本费用,只不过这些成本没有完全分摊到每个产品而已——在产品定价时我们就已经将所有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计入到了产品成本中,只是在计算利润的时候将这些成本还原回到成本费用中去罢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中实际上在每天为公司付出近200元的成本,只是我们在收发票报销的时候不会把这笔钱直接给公司而已,会计处理时只是在借方增加了“管理费用”或“生产成本”的金额,贷方增加“营业外收入”,当然,最后这笔收入还是要并入利润表的营业收入中的。

下面摆理论: 企业运作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耗费,有些可归集到产品成本中,如采购原料、燃料及动力费、职工薪酬等,也有些无法归集到产品成本中,如折旧费、修理费、水电费、贷款利息等,还有部分成本属于不可控的费用,如诉讼费、违约金等。对于前者,在归集相关成本时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而对于后者,则需要通过“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等科目归集,最终由当期损益负担。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可以把上述三种类型的费用分为三类,分别用 A、B、C 表示。其中,A 类费用与产品的生产密切相关,而且能够比较准确地归集到产品当中;B 类费用与产品生产的关系不大,但是存在一定确定性,可以通过比例的方法计算出应当负担的数额;C 类费用既不能归集到产品当中,也无法找到确定的比例来进行计量。 对于 A 类和 B 类的费用,理论上应该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确认和计量,并在相应的期间内计入产品成本或者当期损益。然而,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大量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如何分配他们的时间和智力资源以产生价值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采用历史成本法对相关的费用进行估算,这种方法的计算前提是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看做一个连续的过程,前一期产生的费用作为基期,本期发生的费用与基期相比进行调整得出本期应负担的费用。这种算法的精确度依赖于基期的选择,如果基期选择得当,可以较为准确地对费用进行分摊;反之,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