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可以用于投资吗?
不可以,借款人不得将其借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借贷活动以外的行为。 但如果公司经营确实需要资金进行投资是可以的 ,只是这种以借贷形式来投资的资金成本会高一些,因为利息要按复利计算(将上期末的本金和利息合并起来作为下一期的本金来计算利息);
其次,虽然借款人不能直接以借入的资金进行经营活动之外的支出,但企业可以以贷入的资金进行投资,只不过此时资金的性质发生了转变,企业不仅要支付借款利息,还要负担额外的投资风险;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不能用变相集资的方式违规挪用资金,比如以借款的名义向企业的职工集资,这既违反了贷款的条件和程序,又侵害了劳动者的财产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37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与借款人订立书面合同。 《贷款通则》对小额信用贷款做了专门规定: “对于小额信用贷款,借款人应当提供担保.保证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或抵押加阶段性担保” 即如果贷款到期后借款人没有还清本息,银行就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也可以要求抵押人履行抵押义务,以处置抵(质)押物所得清偿债务。
对于借款的用途,实践中,出借方往往并不会做出限制,也就是说,借款人可以用于合法的一切用途,如生活、学习、生产经营等都可以。如果双方对借款用途有特别约定,则应当按照特别约定执行,比如双方可以特别约定借款只能用于公司生产经营,其他任何用途的使用行为都可视为违约。如果一方违约,另一方可以追究其违约责任。
对于借款的用途,法律明确禁止用于违法犯罪行为,例如赌博、吸毒等。如果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仍然将财物借给对方的,属于非法行为,不仅不会受到法律保护,如果达到刑事追诉的标准,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在房屋买卖中,双方以借款作为房款的一部分支付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由于房屋作为价值较高的买卖标的,双方应当明确借款的用途,以免日后发生纠纷而无法证明,比如一方主张是“借款”,而另一方主张是“房款”。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当事人以订立买卖合同作为民间借贷合同的担保,借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能还款,出借人请求履行买卖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审理,并向当事人释明变更诉讼请求。当事人拒绝变更的,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