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哪里石头多?
“深圳到处是宝” 这句话可不是白说的,在深圳随便一块石头都可能是稀世珍宝,随便一座山都可能埋着黄金。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座山,叫鹅公岭,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镇境内。可能很多深圳人对它比较陌生,但也曾有过交集——2015年,《寻龙诀》就是在这拍摄的,当时还掀起了一股“寻龙热”。
电影《寻龙诀》里出现的高耸入云的鹅公岭其实是影视基地搭建出来的,而真实的鹅公岭其实是一个小山包,海拔高度不到300米,从山脚到山顶也才400米的高度差。但就是这样一座小山包,却与史前人、与龙有关联。
据专家考证,在史前时期,这里很可能有一个面积超过6平方公里的海水泻湖,周边则是一片广袤的滨海平原。由于地处岭南,气候温暖潮湿,适宜树木生长,所以这片泻湖里应该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大树,生活着大量的水生动物,可以说是一片“热带海洋”。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在这里定居的是西瓯(古代越族的一支)和骆越(古代百越中的一支)部落,他们在此建立了部落联盟,并修筑了城墙,用于防御海上入侵者和抵御火山喷发导致的盐卤水泛滥。
据说,在西瓯语系中,“瓯”表示“海边的平坦之地”;“洛”表示“丘陵地带”。用这两个字组合成的地名“鹅母岭”,意思是“有丘陵和大片的平坦之地”,正适用于对此处地理特征的描述。
到了战国时期,这个部落联盟归属了赵朝天管辖,改名为“桂林郡” (现在广东大部分地区属于广西)。秦统一中国后,设置南海郡,属番禺县辖地。汉高祖设合浦郡,属增城县辖地。此后两晋南北朝时,这里的地理名称不断更改,直到宋朝建炎四年设立广州府,才基本沿用至今的行政区划,而这座小山包也被称作“鹅母岭”。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父”在古代汉语里的意思是指“具有雄性特征的人或事物”——因此这“鹅母岭”实际应为“娥母岭”,是因为古人将“娥”误认作“鹅”,才造成了今天的错误。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如今的鹅公岭已成了一座工业园区,山上草木凋零,找不到一只野生动物。但对史前人而言,此处却是另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茂密的树林里,栖息着各种鸟类,林间草丛则是野生的香料植物,犹如一个大大的天然香料园;山上流下来的溪流里,生活着大量的鱼类和水生动物,甚至包括鳄鱼;宽阔的泻湖,则浮游着许多藻类和水生植物,里面生活着大量的浮潜动物和贝类。
对先秦时期的越人来说,这里是世外桃源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