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靠政策发展的么?

东利娜东利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简单说吧,没政策的时候,北京跟其他大城市一样,就是个普通城市,甚至基础可能还略差(因为重工业少,环境更好点)。有政策后,全国各地的人才和资本涌进,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并且越开放越强大,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城市。这个转变是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其实也就三四十年)发生的,以前和北京差不多。 这并不是什么特例或者神奇的地方,这就是政策的魔力,更是中国奇迹的冰山一角。

以铁路系统为例,在计划经济时代,铁路系统是全国分行业分配GDP和就业人数最多的,而且是有统计口径的。按当时的统计,全路54万职工(其中只有6万多是正式工)创造了27%的GDP和26%的财政收入,而当时全国的GDP和财政收入分别是1854亿美元和236亿美元。 也就是说,当年一个铁路职工的贡献相当于现在2.2个深圳工人的贡献、6.9个海南工人的贡献或是14.5个蒙古工人的贡献。当然,这些数据是包含了很多不产生价值的劳动(比如维修设备等),如果单纯计算创造价值部分的话可能只占全部就业的5-10%。

在改革开放前,除了铁路部门,其他行业都是亏损的,所以被称为“铁老大”。虽然后来很多行业都赶上来了,但铁路行业的整体劳动生产率提高还是很快的,到2009年已经提高到60多万,比1978年增加了近5倍。 但是GDP和税收的总量增幅是远大于这个数的,所以人均GDP和税收的贡献率反而下降了,从改革开放初的26%下降到2009年的19%和15%左右。 也就是说,同样是一堆人,通过改革打开了市场大门,干同样的活(至少是统计上认定的工作量),却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这就是政策的力量,没有这种力量的激励和引导,也许今天最大的城市就是天津了。

翁梦洁翁梦洁优质答主

不是

北京的发展是靠的自身的经济实力和人才的流入推动的。在北京有着非常雄厚的科技产业和创新产业,也有着最顶尖和最优秀的院校,这自然能够吸引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和应届生源源不断的流入北京。这些人成为北京内生发展的动力,推动北京的持续发展。北京对产业的限制是针对高污染和高耗能的产业,对于新兴产业的限制是比较宽松,这也是这些企业持续涌入北京的原因。所以北京的发展靠的不是政策,而是自身拥有的实力。

北京和上海被限制发展,这句话更多是某些人的猜测,官方并没有任何的明文规定限制北京和上海发展。北京和上海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和影响力最优质的超大城市,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够产生非常高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因此更需要被好好引导,而并不是限制其发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