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基金还坏?
这个问题挺深,但道理其实蛮简单! 先说一下我的结论:判断基金是否“好”,主要看其过往业绩表现如何(是不是持续盈利的);判断基金是否“坏”,主要看其在哪个时间点上的表现差劲到无以复加!
再说一下原因: 评价基金好不好,本质上就是评价基金经理的能力水平如何。而基金的过往业绩表现就是一个最直观的评价依据——能赚钱、赚大钱、还能长期稳定的赚钱,那就是好的基金经理;反之亦然。
而所谓的在市场低点买入并持有到底就能赚钱的说法只是运气好碰上了连续上涨而已,这种策略既无法证明基金的管理能力,也无法验证其投资理念。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要在市场疯狂的时候卖出而不是继续傻傻地持有。
至于如何判断某个时间点上的行情是否是“极端情况”呢?很简单,你把最近6个月的行情重复回放几遍就会看到,近期的行情的确出现了很多让你抓狂的时刻,这个时候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判断一只基金的好坏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进行考察,但考虑到普通基民并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这里从几个关键指标切入为大家指条明路。
1、业绩。基金业绩是考察基金好坏最直接有效的指标,一般来说要考察基金近1年、3年、5年的业绩情况,最好能做到将基金在同类基金中进行排名。比如同样是医药主题基金,那我就要把该基金跟同类的医药主题基金做对比。短期间的业绩好坏不排除有运气成分,但能长期跑赢同类平均表现大概率说明基金的管理人是优秀的。另外,衡量基金业绩优劣的标准还可以用业绩比较基准,比如今年以来该基金的业绩是3%,业绩比较基准涨了3%,那该基金实际上并没有给你带来超额收益。
2、基金管理团队。对于权益类基金来说,管理人基本就是基金公司的投研团队,一个好的投研团队往往能够保持业绩稳定。首先需要看投研团队的人数是否足够,过少的人是很难做到完全覆盖各个行业的;其次要看投研团队的平均从业年限、过往投资经验,是否足够丰富,从业时间过短、投资经验过少通常说明公司实力不够;再次要看投研团队的变更率,频繁变更是不稳定的信号。
3、风控。一个优秀的基金不能只会上涨,更需要在下跌时控制好回撤,这也是优秀基民最核心的能力。在衡量风控好坏时,一般来说,用最大回撤率来进行考察。比如年初以来截至最近一个交易日,基金净值从5元跌到了4.5元,然后又涨到了5。5元,那最大回撤率就是5%,说明在某段时间,我最惨的时候亏了5%。那这个指标跟什么对比呢,一方面可以跟业绩基准的回撤率对比,另一方面可以跟同类基金的最大回撤率对比,只有低于业绩基准的回撤率和同类基金的平均回撤率,才能说基金的风控是优秀的。
4、基金规模。除了以上三个硬性指标以外,基金规模也很重要,最好在考虑基金好坏时将这个指标纳入考虑。道理很简单,太小规模的基金随时有可能因为资金不足而被强制清盘,对于持有人来说是不可承受的风险,一般建议投资者将规模2亿元以下的基金直接pass掉。规模也不能太大,因为太大了管理起来并不方便,基金公司也往往不愿意将大量的精力放到单只规模超大的基金上面,对于持有人来说,这种基金的超额收益水平大概率也不会有那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