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基金排名如何统计?
这个统计数据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不同的指数的编制方法不同,不能单纯的比较涨幅,还要考虑编制方法所带来的偏差问题。 比如说,我们经常会看到沪深300涨了多少或者跌了多少百分比,这种一般指年度涨幅,可是沪深300本身是一个加权平均的指数,如果某一年某个公司发生了财务造假或者大幅退市的情形,虽然整体指数没怎么涨,但是结构性风险是非常大的,用年度涨幅来衡量也是有问题的。
再比如说中证500,中证500的编制方法是挑选除沪深300以外的所有股票,按照日均市值进行排序,选取前500名组成中证500,虽然中证500的基日也是1990年12月31日,但每个交易日的成份股都是实时调整的,所以不会出现个股退市或者财务造假的情况,理论上来说中证500的收益率能够更客观的反映a股的走势(当然啦,a股的涨跌主要还是取决于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基金年度排名统计一般会有年度总收益排名、年度成立一年以上(或两年以上)的同类基金排名(主要针对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指数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FOF基金等均有各自的排名),年度新发基金排名。
基金年度总收益排名即根据该基金年度收益进行排序,年度结束时可统计全年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以此进行排名;年度同类基金排名,一般剔除新发基金及成立时间不足一定年限的基金,以统计更充分更可靠;年度新发基金排名,一般指该年度内成立的基金,成立时间在12月初之前。
基金排名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绝对收益指标、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下行风险指标、基准跟踪指标等,具体如下:
1、绝对收益指标:区间累计收益率、区间日净值增长率的平均值、区间日净值增长率的标准差等;
2、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夏普比率、超额夏普比率、信息比率、Sterling指标、Burke指标等;
3、下行风险指标:最大回撤率、低于基准收益率下行风险差度量指标等;
4、基准跟踪指标:跟踪误差、信息比率等。
注:在选择基金时不能仅凭基金排名而定,还应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考虑,包括观察基金管理人的综合能力、考察基金经理对投资机会和投资风险的把握、分析产品过往期间的业绩稳定性、基金公司投资流程、产品特征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