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工股份重组失败了吗?
作为土生土长的厦门人,很关注厦工的股改和重组。 先说结论:如果以现有监管框架不变,厦工重组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0;但如果放开视野、打破思维定势,重组却也不是天方夜谭。
在分析具体原因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厦工的基本情况(详见附表)。 厦工成立于1980年,当时由财政部和福建省共同出资兴建,成立之初便肩负着为福建乃至整个海西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装备重工业保障的重任。虽然建厂初期也引进了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但大部分产品都是以模仿国产化为主。从产品上看,属于典型的“低附加值+重资产”模式。而由于当时全国的经济建设都急于求成,重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得到了政府极大的政策倾斜,因此这种模式反而让厦工一路顺风顺水的发展了起来。
到2005年的时候,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这种“靠政策吃饭”的模式开始遇到了困境,同行业大多出现了业绩下滑的现象,厦工也不例外,2005年和2006年的净利润分别下滑至47%和28%。为了摆脱业务单一、盈利能力差的困境,厦工开始谋求对外扩张,希望借助外延式增长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和利润增长。
应该说,这个阶段的厦工还是非常有活力的,短短几年间通过实施一系列并购行为,业务范围迅速扩大,行业龙头地位也有所强化。但好景不长,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厦工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来整合外部资源,相反各种内部和外部的不利影响因素逐渐汇集,使公司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而不能自拔。首先,主营业务不够突出,多元发展乏力,各个板块之间相互拖累,致使整体竞争力低下。其次,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撑,产品研发投入不足,产品结构单一,客户集中度高,导致市场竞争地位降低,议价能力减弱。管理层治理结构欠缺,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不到位,又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疑虑,造成了市场的负面反应。最后,重组迟迟不能落地,再次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可以说,以上种种原因直接导致了本次重组的失败。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目前重工行业整体处于衰退周期之中,无论是厦工还是其竞争对手,都处于经营不振、利润下滑的阶段。在这种大环境下,任何一家企业想单独发展壮大都是困难的,更何况是厦工这样一家多元化、体制尚不完善的中小企业。
既然现有的监管体系下重组无法实现,那么我们就需要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如果重组无法完成,是不是意味着厦工就只能这样在低迷中徘徊呢?非也!其实,我们只要换个思路,把目光放到海外去,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正在向我们张开怀抱。
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与国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任何一个企业想在短时间内成长为行业的巨头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但如果说要成为某个领域里的“领跑者”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尤其是在我国推行国际化战略、倡导“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更多的优质资源正在被陆续释放出来,等着我们去挖掘。而对于厦工这样的中小型制造企业来说,国际化无疑是一条可以借鉴的成功之路。
只要我们能及时调整发展目标和管理理念,充分利用内外部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扬长避短,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就一定能走出一条适合厦工发展的道路,甚至是我们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或许才是重组失败之后,厦工及股东们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