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企业越来越多?
国家现在鼓励破产,主要是为了完善市场机制。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这其中也产生了不少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完善就导致了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等问题,而破产法的实施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一个企业它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那就意味着它的产品不符合市场的需求,那它就必须要改进或者是重新构建自己的产销体系。如果这个企业它不具备这些条件,那它就只能宣告破产了,这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可以继续寻求新的发展,而不是在原地等着死掉。 如果它不死掉的话,那么它就是占用着大量的资源,而这些资源的投入原本是可以投入到更加有前途的领域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一些企业破产其实是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比如说我们现在去饭店吃饭,这个饭店它提供的是非常难吃的饭,那我们自然不会再去这个地方吃饭,而是去别的饭店吃饭。但是,这个饭店它是本地唯一的一个饭店,其他所有的饭店提供的饭菜也都很难吃。那这个时候这个饭店就不必宣告破产吗?它必须破产,因为除了我们这里之外其他地方也没有好的选择,它只能破产。 所以从这一个层面来讲,破产业务不是越多越好,它必须是有效的。目前我们国家破产业务之所以开展得不够充分就是由于我们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的。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企业优胜劣汰不断加快,这是客观规律。
2014年新公司法实施,当年全国新设企业增长45.89%。2015、2016年企业新设数量又同比增长了21.66%和24.53%,仅2015、2016两年新设的企业,到今年就已接近法定解散条件。
从今年新设企业增长速度来看,增长势头仍然保持在20%左右,据此测算,明年破产企业数量仍然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发展进步,人们的市场主体意识、风险意识、守法意识、诚信意识不断增强,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在不断提高。
从近几年新设企业生存率来看,2015年新设企业到2016年底的生存率是83.07%,到2017年底的生存率是73.81%,两年生存率下降9.26个百分点。
2016年新设企业到2017年底生存率是81.54%,到今年底生存率是74.08%,两年生存率下降7.46个百分点,后两年生存率比前两年有了明显提升,这说明新设企业质量在逐步提高。
破产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是少数,只占4.36%,民营企业占到95.64%。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特别是“多证合一”改革的实施,新设企业程序简便、成本低廉、门槛较低,而一些规模较小、经营管理欠规范的小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弱,有的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即开业经营,有的尚未开展经营即停业,有的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再具备经营条件,企业停业歇业甚至破产的情况都属于企业的自主行为。
从破产企业数据变化和企业生存率情况判断,企业破产属于正常市场行为,是市场主体正常新陈代谢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