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发展如何?
本人,上海中医大学,本科毕业,毕业至今在上海某中医药上市公司工作。工作以来,亲身见证了上海乃至全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衰落、再发展和振兴之路! 1984年上海中医大本科毕业后考入上海中药研究所,师从著名中药学家任继学教授(国家级名中医),开始接触中药新药开发,那时候对中药前途充满向往和信心,记得当时任老师带领我们所里几个人,天天泡在华东医院等几家大医院的门诊,记录临床医生开的中药处方,然后分析、归纳、整理,编写成数据库,用于建立方剂数据库和用药规律研究,为发掘中医药资源、研究新药品种提供基础数据。
2003年底-2005年初,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为了拉动内需,增加就业,启动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我随公司投资部的同事前往四川和东北调研,考察当地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深厚的医学底蕴,以及当地的经济水平和民众消费水平。回沪后提出公司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强西南和东北市场药物研发和生产的规划,尽快占领这两个地区的中药材原料市场和中成药制剂市场,以免日后受制于人。
2017年后随着国家带量采购政策的推进,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中小型企业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部分不具备实力的中小企业陆续退出市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大型连锁药店通过集采获得货源的机会大于单体药店,因此规模较大的企业胜算高于小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胜算高于无知识产权企业;产业链较完整,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企业将更容易受到客户青睐。
纵观这三十多年,国家对于中医药的政策基本是以鼓励、扶持为主。未来,在国家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医药将在确保人民群众健康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