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如何去企业的杠杆?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宏观调控三大重点。 “去库存”主要是针对房地产,去年底今年初各地纷纷出台抑制楼市政策,“去库存”效果已显现;而“去产能”“去杠杆”则是一项长期任务。 什么是去产能呢?就是让过剩的产能降低直到消灭,例如前几年钢铁行业大量新建项目造成的供需失衡,价格过低,现在又要投入巨资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
去杠杆是什么? 企业负债过高,就要还本付息,增加现金流的压力,企业只能收缩业务经营,减少投资,以回笼资金偿还债务;个人负债过高,还款压力增大,很多人就会主动减少消费,节约开支,用于还债,这就是去杠杆。 其实很多企业和个人,负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负债情况,盲目贷款,最终导致债务超过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形成恶性循环。 现在的去杠杆,其实就是一个去杠杆的过程,让过度负债的人和企业,适当减少负债,让财务结构更加合理。 如何才能做到去杠杆呢?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在市场上再融资,以新债还旧债,暂时性缓解还贷压力。但是这种方式不能长久,否则将陷入债务陷阱无法脱身。只有好好经营,增收节支,提高盈利能力,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去杠杆”以来,企业部门去杠杆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7年末,我国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59.7%,已连续3个季度净下降;企业债务增速也从2016年的12.4%大幅降至2017年的6.9%。
但也要看到,我国企业杠杆率依然偏高,部分国有企业债务风险仍较为突出。截至2017年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4.9%,约是民营企业资产负债率的1.5倍;国有企业负债数额占全部非金融企业负债的比重高达73.3%。国企去杠杆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中之重,目前还任重道远。
在国企去杠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好“僵尸企业”出清、所有制改革和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这三大抓手的作用。首先,要加大“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力度。僵尸企业的债务规模庞大,其杠杆率普遍奇高,有些僵尸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300%—400%。因此,只有加大“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力度,才能有力推进国企去杠杆。要依法加快对“僵尸企业”的破产清算,特别是对那些停业停产时间长、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没有任何市场价值和有效资产重组可能的“僵尸企业”,要尽快实现市场出清,以此化解这部分“僵尸企业”的债务风险,减轻整个国企的负债水平和杠杆率。
其次,要通过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去杠杆。国企要去杠杆,但不能为去杠杆而降低国有资本的投资回报率,也不宜去杠杆过程中“按下葫芦浮起瓢”,最终形成更大风险隐患。应充分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的契机,对国有资本进行结构重组,优化布局,提高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使国有资本既“有进有退”,又要“有守有攻”。在战略层面,国有资本应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在这些领域保持或形成竞争优势。同时,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第三,要充分利用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推动去杠杆。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杠杆率。一方面,通过市场化债转股降低企业杠杆率,可扩大股权融资比例,促进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优化,有效改善企业资本金状况,增加企业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开展债转股可以盘活“僵尸企业”的资产,促进“僵尸企业”兼并重组,对去产能和去库存等起到重要促进作用。